学会概况

卢肇钧

        卢肇钧(1917-2008),1917年生于河南郑州,祖籍福建福州。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交通部桥梁设计处及滇緬公路局任助理工程师,先后在昆明、贵阳及重庆等地从事钢桥和悬索桥设计,在滇西云县、公郎、弥渡等地从事设计及施工。1945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助教。1947年,考取了公费赴美留学。194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48-195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力学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回国后一直在铁道科学院工作,为该院研究员。1979至1990年期间连续被选为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和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美利坚科学名人传记学会(AASB)评选为千禧年(2000)世界科学名人。
        1948年,到了美国,首先在Terzaghi教授门下任研究助理兼攻读博士学位。后到麻省理工学院,Taylor教授让他,参与负责一项由美国海军部委托的研究项目(软粘土的三轴抗剪强度)。1950年初,被选担任留美科协波士顿区会的联络人,他积极号召留学生回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他自己也当即辞去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职务,在1950年8月回到北京。
        50年代初期修筑兰新铁路,西部干旱地区特有的盐渍土问题成为筑路工程中的大难题。卢肇钧自1954年开始主持这项研究,提出了《兰新线张掖地区盐渍土路基的初步研究报告》。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盐渍土的松胀变形原理,对多种不同成分的盐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室内控制条件的系统试验研究。在1956年,提出了针对盐渍土路基的判别试验标准和设计原则,被纳入筑路设计规范。
        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卢肇钧主持饱和软粘土的研究,在我国最早成功运用排水砂井处理软粘地基,研究制定了针对软土地基判别的试验标准和设计原则。1959年又发表了《软土内摩擦角和塑性指数的关系》。1964年大庆油田地区,对浸水粉细砂路基的振动液化以及粉细砂路提的边坡防护提出了新的土工技术问题。卢肇钧和杨灿文提出用多次碾压振密作为加固措施,有效防止砂土液化。卢肇钧70年代铁道部的新型支挡结构的研究项目中,创造性提出了一种锚定板挡土结构形式及其相应的计算理论。
        80年代,卢肇钧开始进行并指导研究生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膨胀土的强度及其稳定性以及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等基础性研究。这些项目于1989年被列为我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获得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发表了《土的变形破坏机理和土力学计算理论问题》、《对粘性土内摩擦角的探讨》和《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与膨胀压力》等论文。
        卢肇钧一贯注重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施的学术作风,在研究工作中坚持以探索自然规律为主,理论计算为辅。他在《中国土木工程指南》中详细论述了土力学问题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并指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土力学计算理论能在一次计算中概括土的全部复杂性质。在运用任何一种计算理论去分析土力学问题时,需要考虑这种理论所未曾记入的其因素及其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卢肇钧致力于建立和领导铁道部科学院的土工研究室,取得了大量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成果和论文报告,培养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员和数十名硕士及博士。不但对我国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全国的岩土工程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53年,在北京成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分会土工组,为各生产部门和教学单位举办土力学系统讲座和学会讨论,他是积极组织者与参加者之一。1957年成立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时,卢肇钧任该委员会秘书,为学会做了很多具体工作。
        “十年动乱”后,全国拨乱反正,各学术团体开始恢复活动,其中为重建土力学学会以及为了恢复中断多年的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国际土力学协会联系,卢肇钧付出了巨大的精力。1979年出席墨西哥国际土协执委会会议期间,与国际土协领导人讨论了加强国际交流以及对台湾土力学界同行参加国际土协可能涉及的一些问题做了严正的阐明,为参加国际土协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1979年到1990年长达11年,担任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常务)及理事长(1986-1990)。出席了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土协召开的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大会以及土协的执委会会议。卢肇钧近年退居二线之后,仍孜孜不倦地关心和指导土力学学会的各项活动。2003年,86岁高龄的他还在第九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开幕式会议上讲话,寄语年青一代的岩土工程师们要脚踏实地为攀登新高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