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概况

陈宗基

        陈宗基(1922-1990),1922年9月生于印度尼西亚,祖籍福建安溪,七代侨居国外。1941年就读于印度尼西亚万隆工学院水利系。1946年留学荷兰德鲁浦(Delft)科技大学,1949年毕业获工学士学位。1950年在荷兰德鲁浦科技大学土力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部和顾问部顾问工程师、副教授。1954年他写的论文《粘土流变特性的研究》,被评为最高荣誉博士毕业论文,获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该论文30多年后仍被同行认为是“岩土力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研究员兼土力学研究室主任、国家科委三峡组岩基分组组长。1963至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一级研究员。1977至199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地球动力学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获比利时王国皇家科学、文学与艺术院外籍院士称号。
        陈宗基先后兼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主席、《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震研究》主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学报编委,《地球物理学报》副主编,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委员、《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国际杂志编委、《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国际杂志顾问委员会顾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膨胀岩石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本构方程委员会委员。
        他历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和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陈宗基是我国著名的岩土力学专家和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的创始人,为我国的岩土力学事业、为岩土所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52至1954年,在国际上最早创立了土流变学,为土力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1954年,在荷兰因研究土流变学卓有成就,获德鲁浦科技大学奖状。1955年回国后,对我国黄土结构及其特殊的力学性质提出了一个微观流变的基本原理,并研制出一批新的实验仪器。1978年在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上获土流变研究国家奖。
        1954至1957年在国际上提出“粘土结构力学和卡片结构”这一新学说,被写入国外教科书称为“陈氏卡片结构”。1953至1956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土的三向固结流变理论,又推导得出了土力学中长期未解决的次时间效应的机理问题。通过大量流变实验,他首先发现粘土和岩石存在着三个变形阶段和三个屈服值,并首先在国际上提出来,特别是最高屈服值的概念,对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1961年他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最高屈服值取代常规的峰值强度指标。这个屈服值已被称为“陈氏屈服值”。1958年,他拟定《三峡岩基研究计划纲要》,全面指导三峡岩基有关岩石力学各项工作。
        在创建武汉岩土所的过程中,陈宗基提出了以任务带学科的建所方针,坚持岩土力学理论必须在工程实践中去运用,一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二是自行研制仪器设备,使科研成果不断创新。结合大冶铁矿的边坡稳定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等工程的问题进行了岩石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大冶铁矿的开采边坡经受了40多年的考验,至今安然无恙。他通过实践为岩土所锻炼培养了一支岩石力学队伍。在仪器设备研制方面,在他指导下研制成功的土膨胀压密仪和“长江500型岩石三轴压缩试验机”现已推广在国内普遍采用。此外,土流变仪、土动三轴仪、岩石动三轴仪、岩石扭转流变仪以及岩石高压动力三轴试验机、大型震动台,以及供大型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的1500t千斤顶等研制工作,为我国培养岩石力学专业技术力量和发展我国岩石力学奠定了基础。
        在地球动力学研究方面,陈宗基运用岩石流变和扩容理论,以及他提出的封闭应力学说,对地震的成因进行探讨。研制成功的800T高温高压伺服流变仪为研究地震机制、地震预报、矿床和石油的形成以及地热开发等创造了条件。1962至1973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的邀请,作为专家指导防护工程的科研工作。1966年提出了围岩应力场随时间而转动和由于岩体流变回弹衬砌所受压力随时间增加这两个概念,1981年提出地壳应力的来源与释放的学说和扩容的基本机制与实验方法。他还为南京长江大桥、镍都金川地下工程、五强溪水电站和天水麦积山文物的石窟等工程,解决了一系列有关岩石力学的问题,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